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战略简述

未知 2017-01-11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年底该系统建成后,开始向我国用户提供服务。
 
  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到2012年年底,完成了14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计划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在用户端方面,加强了兼容互操作,目前北斗导航产品,都能提供对北斗系统和国际上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粤ICP备09092858号
深圳市移联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营销部

Copyright © 200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