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多星将创造“小马拉大车”飞天新局面

未知 2017-03-17

        不久前,印度通过一枚火箭将104颗卫星发射升空,虽然这些卫星多为技术门槛低、研制时间短的微小卫星,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航天卫星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一箭多星顺应了这种趋势,具有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等优势。

 
        每次发射的卫星数量越多,单颗卫星的花费就有可能越低,如果有批量化的卫星发射订单,卫星进入太空轨道的“快递费”甚至会更低。随着空间应用和太空民用需求的不断拓展,发射能力强、效率高、成本低的一箭多星将创造“小马拉大车”的极限飞天新局面,成为全球商业卫星发射的“明日之星”。
 
        一箭多星实现的关键,就是如何解决“星箭分离”瞬间大量卫星释放时的碰撞问题。尤其是在火箭飞行的最后阶段,卫星如何按照预定设计程序从卫星“座舱”中顺利“出舱”且不能相互擦碰,这就必须为每一颗卫星量身定做最佳的飞行路线和最佳分离时刻,才能真正实现多颗卫星的“各行其道”。
 
        要想实现一箭多星发射,首先对运载火箭提出了较高要求。运载火箭必须“身强体壮”到可以把数颗卫星送入轨道。同时,为了将多颗卫星分别送入不同参数的太空轨道,通常还要为他们量身定制专门的卫星分配器。
 
        当然,一箭多星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单纯的航天科技。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角逐的主角始终是美俄两个航天大国,他们在一箭多星上长期较劲,就是互秀各自的分导式弹头技术,而这恰恰是突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粤ICP备09092858号
深圳市移联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营销部

Copyright © 200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