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各位路痴来说,GPS导航绝对是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
再也不用拿着一张纸地图找目的地找的眼睛都瞎了,再也不用因为分不清东西南北就算找到目的地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
无论你想要时间最短的路线还是路程最短的路线,收费最少的路线还是步行最少的路线,各种各样的导航app都能满足你。
但是,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GPS导航在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悄悄地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最近有一项研究表示,使用GPS导航会使人类的大脑变得懒惰,如果我们一味依赖GPS,那么我们大脑的自身的方向感系统可能就要“狗带”了。
WHAT???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的大脑本身就带有“导航系统”。这是因为在人类大脑海马组织里有一种神经细胞,每当我们处在某个特定地点的时候,这种细胞就会被激活。它和大脑里另一个 “网格细胞”一起组成了一个坐标系,允许我们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寻路。
这也就解释了当GPS导航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对于一些熟悉的地点我们也能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也能自己走到目的地。因为我们在大脑中储存这些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
但是,自从有了GPS导航,我们会习惯性地按照导航的指示来寻找方向,这时我们的大脑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我们放弃了主动思考,自身的“定位系统”当然也就不会主动运转了。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表示,过度依赖GPS导航也会让你的大脑对周围街道环境失去兴趣。他们对24名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模拟在伦敦索霍区散步时的脑部情况,并观察他们脑皮层活动状态。结果发现,没有使用GPS导航的实验对象,他们在进入陌生街道的时候脑部活跃程度远高于使用了GPS导航的实验对象。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靠着GPS导航来寻找方向,我们的大脑是没有思考的,周遭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空气。
或许你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不思考就不思考呗,有了GPS导航谁还傻的去用脑力活呀。然而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来自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认为,长期使用GPS,不仅会使我们变成路痴,更糟的是让我们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等病症。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那些经常使用GPS导航的人的大脑海马组织的脑灰质比那些每天都运用自身“定位系统”的出租车司机少。更少的脑灰质会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大脑就像一台机器,越用越灵活,经常不用就容易“生锈”,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我们先天就拥有的定位能力,而不是过渡依赖GPS导航。
不否认比起大脑,GPS导航对于寻找方向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开车的时候,依靠导航人们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道路行驶上,而不是放在努力回忆怎么走上。
希望不断进步的科技能让我们在大脑和GPS导航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能让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不忘发挥我们与身俱来的能力。